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初學者完整指南
首頁
文章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初學者完整指南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初學者完整指南

中等
發佈時間 Dec 16, 2019更新時間 Jun 9, 2023
15m

目錄


什麼是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去中心化金融(簡稱 DeFi)是指建立在區塊鏈網路之上的金融應用生態系。
具體而言,「去中心化金融」一詞或意指建立開放源代碼的金融界運動,致力打造無需許可且高度透明的金融服務生態系以供所有人使用,且無需任何中央授權即可運行。用戶全權控制其資產,並透過點對點 (C2C) 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s) 與此生態系互動。
DeFi 的重點優勢是用戶能輕鬆取得金融服務,對於無法進入目前金融體系的人而言,這一優勢更為明顯。DeFi 的另一個潛在優勢是其模組化框架,該框架係在公鏈上的互通式 DeFi 應用程式上構建,或能創造出全新金融市場、產品及服務。

本文將介紹 DeFi、其潛在應用、承諾、限制等。


DeFi 的主要優勢是什麼?

傳統金融依賴不同機構才能運作(例如:銀行作為中介機構、法院提供仲裁)。

DeFi 應用程式不需要任何中介或仲裁機構。該代碼闡明了每個潛在爭議的解決方案,且用戶由始至終均能掌控其資金。這降低了提供及使用這些產品的相關成本,使金融體系更為順暢。

因為這些全新金融服務均建基於區塊鏈上,因此消除了單點故障的影響。該資料記錄在區塊鏈上,散佈於數以千計的節點,把審查或潛在服務關閉變成複雜程序。

由於 DeFi 應用程式的框架可以提前建構,其部署因而變得相對簡單而安全。

這種開放生態系的另一個主要優勢是個人能輕易存取服務,對未能接觸其他金融服務的個人而言非常便利。由於傳統金融系統依賴中介機構謀利,在低收入社區所在位置難以見其蹤影。然而,DeFi 讓相關成本得以大幅降低,而低收入人士亦能受惠於更為廣泛的金融服務。


哪些是 DeFi 的潛在用例?

借貸

開放借貸協定是 DeFi 生態系中最受歡迎的應用類型之一。開放且去中心化的借貸相對傳統信貸系統有着諸多好處,當中包括即時交易結算、具備抵押數位資產能力、無需信貸檢查,以及未來可期的潛在標準化。

由於這些借貸服務建立在公鏈上,它們盡可能地減少了所需信任度,且確保其使用了加密驗證方法。區塊鏈上的放貸市場降低了交易對手風險,使借貸更便宜、快捷和普及。

貨幣銀行服務

顧名思義,DeFi 應用程式是一款金融應用程式,而貨幣銀行服務亦是其明顯用例,當中或包括發行穩定幣、房屋貸款及保險。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日漸成熟,人們亦愈來愈關注穩定幣的建立。它們是一種加密資產,通常與現實世界的資產掛鉤,但可以相對輕鬆地進行數位轉帳。由於加密貨幣的價格有時會迅速波動,非由中央機構發行及監管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可作為數位現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由於需要涉及的中介機構數量眾多,取得房屋抵押貸款的過程既昂貴又耗時。有賴智能合約,承銷及法律費用或已顯著降低。

應用在區塊鏈上的保險可以消除對中介機構的需求,還能在許多參與者之間分攤風險。這或能以較低保費提供相同品質的服務。

如想閱讀更多有關區塊鏈及銀行服務的資訊,建議您閱讀我們的文章【《區塊鏈技術將如何影響銀行業】。

去中心化市場

此類應用可能難以評估,因為這是 DeFi 的一部分,為金融創新帶來了最充裕的空間。

可以說,最重要 DeFi 應用的其中一部分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es)。藉由這些平台,用戶無需受信任中介機構(交易所)持有其資金便能交易數位資產。借助智能合約,能在用戶錢包之間直接交易。

由於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的維護工作大幅減少,因此其交易費用通常遠低於中心化交易所。

區塊鏈技術還能用以發行並允許用戶擁有廣泛的傳統金融工具。這些應用均以去中心化方式運作,從而減少託管人,並消除單點故障的風險。

例如:證券代幣發行平台可以為發行人提供工具及資源,供他們在區塊鏈上推出附有可自訂參數的代幣化證券。

其他專案可能允許建立衍生品、合成資產、去中心化預測市場等等。


智能合約在 DeFi 中扮演什麼角色?

去中心化金融的大多數現有及潛在應用均涉及智能合約的建立及執行。一般合約會使用法律術語來闡明簽訂合約之實體間的關係條款,而智能合約則使用計算機代碼。

由於它們的條款均運用電腦程式碼編寫,智能合約還具有一個獨有能力,便是透過電腦程式碼強制執行這些條款。這樣一來,大量目前需要人工監督的業務流程能夠可靠地執行及自動化。

使用智能合約讓交易過程更為快捷方便,同時又能降低交易雙方的風險。另一方面,智能合約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類型。由於電腦程式碼極易出現錯誤和漏洞,鎖定在智能合約內的價值和機密資訊均承受相關風險。


DeFi 面臨哪些挑戰?

  • 效能差劣:由於區塊鏈上建立了許多應用程式,要將其轉化需時,因此它在本質上比其中心化競爭對手更緩慢。DeFi 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需要考慮這些限制並相應地優化其產品。
  • 用戶錯誤的較高風險:DeFi 應用程式將責任由中介機構轉移至用戶身上。這對許多人而言均是一個負面因素。若產品部署在不可改變的區塊鏈之上,設計將用戶錯誤風險降至最低的產品是一項特別困難的挑戰。
  • 用戶體驗糟糕:目前,使用 DeFi 應用程式需要用戶付出額外努力。若要令 DeFi 應用程式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元素,它們必須提供切實的好處,鼓勵用戶從傳統系統轉向使用 DeFi 系統。
  • 生態系混亂:尋找最適合特定用例的應用程式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且用戶也必須有能力自行找到最佳選擇。挑戰不僅是建立應用程式,更要了解它們如何融入更廣泛的 DeFi 生態系。


DeFi 和開放銀行有什麼區別?

開放銀行指一種銀行系統,當中第三方金融服務供應商能透過 API 安全地存取金融資料,從而讓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帳戶及資料能夠互連互通。從本質上來說,它能讓用戶在傳統金融系統中使用新型產品及服務。

然而,DeFi 提出了一個獨立於目前基礎設施的全新金融系統。DeFi 有時也被稱為開放金融。

例如:開放銀行能從多家銀行及機構提取資料,從而允許用戶在單一應用程式管理所有傳統金融工具。

相反,去中心化金融則允許用戶管理全新的金融工具,並以全新方式進行互動。


總結

去中心化金融致力於建立與傳統金融及政治體系分隔的金融服務,從而允許更為開放的金融體系,有望在全球各地預防審查與歧視的前例。

雖然這個想法相當誘人,但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如要構建有用的開放金融產品體系,尋找最適合區塊鏈特性的用例至關重要。

取得成功後,DeFi 將能從大型中心化組織手上取回權力,並將其交到開源社區及個人手上。一旦 DeFi 作好準備供主流社會採用,則能揭示這能否建立一個更為有效的金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