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言
開發人員過去曾嘗試「橋接」區塊鏈,這樣就能夠讓區塊鏈 A 用於區塊鏈 B,反之亦然。但是,同時連接許多(想像一下,數百或數千個)區塊鏈就會是個緊迫的問題了。Polkadot 的團隊(或者說是 Web3 基金會)信心滿滿地認為未來數年就會誕生優雅的解決方案。
什麼是 Polkadot?
任何開發人員、公司或個別用戶皆可透過構建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系統的框架 Substrate 準備他們的自訂平行鏈。自訂鏈連接至 Polkadot 網路後,即可與網路上的所有其他平行鏈互相操作。
構建跨鏈應用程式、產品及服務時,這項設計可讓作業變成更加直接。以前,數據或資產還無法大規模地跨區塊鏈傳輸。
您可以透過網路驗證人,保護並驗證不同平行鏈之間的數據,且一小組驗證人即可保護多個區塊鏈。這些驗證人也會確保交易得以散佈在多個平行鏈中,藉此改善可擴展性。
Polkadot 的好處
開發人員有很多開發 Polkadot 生態系的理由。基於目前區塊鏈的限量特性,我們可明顯看出一些待處理的核心問題:擴展、自訂、可操作性、治理及可升級性。
在擴展方面,Polkadot 滿足了相當多的要求,可作為多鏈網路,進而在各個不同的鏈之間處理平行傳輸作業。這為今日的區塊鏈技術清除了其中一個最大的路障。平行處理模式是一大改良,同時為全球更廣泛採用區塊鏈的環境鋪路。
如果該用戶想尋找自訂方式,他們可以探究由 Polkadot 提供的其他功能。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區塊鏈基礎設施可以規範所有內容」。每項專案都有個別的需要和要求,而 Polkadot 可讓每一個鏈針對該特定功能最佳化其中的設計。有了 Substrate 的協助,開發人員可有效地調整各個鏈,以滿足專案需求。
在互操作性方面,讓專案和應用程式無縫分享資料就是很重要的因素。雖然即將建立的產品和服務類型尚待觀察,但還是有很多可能的用例。可建立全新金融生態系,其中每一個平行鏈皆可一次負責一個特定方面。
任何與特定平行鏈相關的社群能夠視情況治理他們的網路。此外,對於 Polkadot 未來的整體治理,所有社群皆相當重要。向社群收集回饋意見可以得出寶貴的見解,並隨著時間推移促進專案的發展。
DOT 代幣說明
類似於大多數其他區塊鏈基礎設施專案,Polkadot 擁有自己的原生代幣,稱為 DOT,主要用途是網路代幣,就像以太坊的代幣是 ETH,而比特幣的代幣是 BTC 一樣。
此代幣有不少用例。首先,這賦予了代幣持有者整個 Polkadot 平台的治理權,包括確定網路手續費、表決整體網路升級,以及平行鏈的部署或移除作業。
DOT 亦設計為可透過質押促成網路共識。類似於其他涉及質押的網路,其鼓勵所有 DOT 持有者時時遵循規則。為什麼會這樣呢?嗯,如果不這麼做的話,他們可能就會損失質押資金。
第三個選項就是將 DOT 用於綁定。向 Polkadot 生態系添加新的平行鏈時,就必須這麼做。在綁定期間,綁定的 DOT 會予以鎖定。綁定持續時間結束後就會放行,且生態系會移除平行鏈。
在 Polkadot 進行質押及綁定
Polkadot 具備相當優秀的互操作性方式,使其不只是交換數據和資產而已,更可以引入新概念,例如鼓勵誠實的代幣質押及綁定代幣。
如我們所述,添加每個新平行鏈時皆會綁定 DOT 代幣。綁定指將代幣投入網路並保有一段指定的時間,同時會移除不實用的鏈或不再維護的專案,並退還其綁定的代幣。
總結
理論上,Polkadot 擁有許多吸引開發人員的要素。這個生態系可專為個別程式設計師以及小型公司和大型企業打造。部署自訂區塊鏈以滿足特定需求,並將其無憂升級,以上能力對整個加密貨幣產業來說都是全新的概念。
就 DOT 來說,Polkadot 創作者的主張是,這並非設計用於投機的代幣。雖然具備交易所的貨幣價值,但主要設計用於上方所述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