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區塊鏈知識,免費領取加密貨幣
市場週期的心理學
首頁
文章
市場週期的心理學

市場週期的心理學

初階
發佈時間 Oct 14, 2019更新時間 Jan 28, 2025
8m

市場心理學是什麼?

市場心理學認為,市場的走勢反映了(或受到)其參與者的情緒狀態的影響。它是行為經濟學的主要課題之一;行為經濟學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研究經濟決策之前的各種因素。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金融市場轉變的主要驅動力。而且,整體波動的投資者情緒是創造所謂的心理市場週期的原因。

簡而言之,市場情緒是投資者和交易者對資產價格走勢的總體感覺。當市場情緒積極,價格持續上漲時,就被稱為看漲趨勢(通常被稱為牛市)。相反,當價格持續下降時,則稱為熊市

所以,情緒是由金融市場內所有交易者和投資者的個人觀點和感受所構成的。另一種看待它的方式是將其視為市場參與者總體感受的平均值。

但是,就像任何群體一樣,沒有任何一種意見是完全主導的。根據市場心理學理論,資產的價格往往會隨著整體市場情緒而不斷變化,這市場情緒也是動態的。否則,要進行成功的交易會困難許多。

實際上,當市場上漲時,很可能是由於交易者的態度和信心的改善。積極的市場情緒會導致需求增加,供應減少。而需求的增加可能會引起更強烈的態度。同樣,強勁的下降趨勢往往會營造出一種消極的情緒,進而減少需求,並增加可用的供應。

 

在市場週期中,情緒是如何變化的?

上升趨勢

所有市場都會經歷擴張和收縮的週期。當市場處於擴張階段(牛市),就會有樂觀、信念和貪婪的氣氛。通常,這些是導致強勁買入活動的主要情緒。

在市場週期中,看到某種週期性或追溯性的影響是很常見的。例如,隨著價格上漲,情緒會變得更加積極,而這又會導致情緒變得更加的積極,從而推動市場進一步走高。

有時,強烈的貪婪和信念會以一種可能形成金融泡沫的方式佔據著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投資者會變得不理性,而忽視了實際價值,只因為相信市場會繼續上漲而購買資產。

他們變得貪婪,被市場的勢頭過度炒作,希望能從中獲利。當價格過度上漲時,局部的頂點就產生了。一般來說,這會被認做是最高的金融風險點。

在某些情況下,隨著資產逐漸出售,市場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橫向變動。這也被稱為分配階段。然而,有些週期並沒有呈現出一個清晰的分配階段,在到達頂部後不久就會開始下降。

下降趨勢

當市場開始轉向另一個方向時,欣喜的心情會迅速變成自滿,因為許多交易者拒絕相信上升趨勢已經結束。隨著價格的持續下跌,市場情緒迅速轉向消極面。這往往包括焦慮、否認和恐慌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焦慮描述為投資者開始質疑為什麼價格會下跌的時刻,這很快就會到達否認的階段。否認期的特徵是一種無法接受的感覺。許多投資者堅持持有他們的虧損倉位,要麼是因為「現在賣掉太晚了」,要麼是因為他們希望相信「市場很快就會回升」。

但隨著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拋售的浪潮會越來越強烈。在這一點上,恐懼和驚慌往往導致所謂的市場投降式拋售(當持有者放棄並在接近局部底部時出售他們的資產)。
最終,隨著波動性的減少和市場的穩定,下跌趨勢會停止。通常情況下,在希望和樂觀的感覺再次開始出現之前,市場會經歷橫向變動。這種橫向期也被稱為累積階段。

 

投資者如何利用市場心理?

假設市場心理的理論是有效的,瞭解它可能有助於交易者在更有利的時間點進入和退出倉位。市場的普遍態度是事與願違的:(對於買家來說)最高的金融機會通常出現在大多數人都沒有希望的時候,而且市場非常低迷。相比之下,金融風險最高的時刻,往往出現在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情緒高漲、過度自信的時候。

因此,一些交易者和投資者會試圖去解讀市場的情緒,以發現其心理週期的不同階段。理想情況下,他們會利用這些資訊,在出現恐慌(價格較低)時買入,在出現貪婪(價格較高)時出售。但在現實生活中,識別這些最佳點並非易事。看起來像是局部底部(支撐)的可能無法保持,導致更低的低點。

 

技術分析和市場心理

回顧市場週期,認識整體心理的變化是很容易的。透過分析之前的資料,可以明顯看出哪些行動和決策是最有利可圖的。

然而,要理解市場如何變化會難很多,而要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就更難了。許多投資者使用技術分析(TA)來試圖預測市場可能的走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說 TA 指標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衡量市場的心理狀態。例如,相對強弱指數(RSI)指標會指出,當一種資產由於強烈的積極市場情緒(例如,過度貪婪)而被超買。
MACD 是另一種指標範例,可用於發現市場週期的不同心理階段。簡而言之,其線條之間的關係可能表明市場勢頭正在發生變化(例如,購買力正在減弱)。

 

比特幣與市場心理

2017 年的比特幣牛市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說明市場心理如何影響價格,然後反之亦然。從 1 月到 12 月,比特幣從大約 900 美元漲到了 20,000 美元的歷史新高。在上漲期間,市場情緒變得越來越積極。成千上萬的新投資者加入進來,陷入了牛市的興奮之中。錯失恐懼症、過度樂觀和貪婪迅速推高了價格,一直到最後。
這種趨勢逆轉始於 2017 年底和 2018 年初。隨後的修正讓許多晚加入的人損失慘重。即使在下行趨勢已經確立的時候,虛假的信心和自滿導致許多人還繼續堅持持有
幾個月後,由於投資者的信心達到歷史最低點,市場情緒變得非常消極。恐懼、不確定性和懷疑、以及恐慌,讓許多在頂部附近買入的人在底部附近賣出,進而導致巨額損失。一些人對比特幣不再抱有幻想,但技術本質上是一樣的。事實上,它正在不斷地被改進。

 

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模式,它經常導致人類做出非理性的決定。這些模式既可以影響個體交易者,也可以影響整個市場。幾個常見的範例是:

  • 確認偏差:傾向於高估證實我們自己相信的資訊,而忽略或拒絕與它們相反的資訊。例如,在牛市中,投資者可能會更關注積極的消息,而忽略壞消息或市場趨勢即將逆轉的跡象。
  • 損失厭惡:人類常見的傾向是害怕損失多過於享受收益,即使收益相似或更大。換句話說,損失的痛苦通常比收益的喜悅更大。這可能導致交易者錯過好機會,或在市場投降期間投降式拋售
  • 稟賦效應:這是大家傾向於高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僅僅因為是本身擁有的東西。例如,一個擁有一袋加密貨幣的投資者,比一個沒有加密貨幣的人更有可能相信它是有價值的。

 

總結

大多數交易者和投資者都同意,心理因素會對市場價格和週期產生影響。雖然市場的心理週期是眾所周知的,但應對起來並不總是那麼容易的。從 16 世紀的荷蘭鬱金香狂熱,到 90 年代的網際網路泡沫,即使是熟練的交易者,也很難將自己的態度與整個市場情緒分開。投資者面臨的困難任務不僅是瞭解市場心理,還要瞭解他們自己的心理,以及這種心理如何影響他們的決策過程。
Binance Sensei
I am powered by ChatGPT and trained with 1,000+ articles and glossary entries from Binance Academy. My responses are provided on an “as is” bas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without any representation, warranty or guarantee of completeness or accuracy. See full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