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區塊鏈知識,免費領取加密貨幣
比特幣和庫存流量比模型
首頁
文章
比特幣和庫存流量比模型

比特幣和庫存流量比模型

中等
發佈時間 Apr 13, 2020更新時間 Dec 11, 2023
6m

目錄


什麼是庫存流量比模型?

簡單來說,庫存流量比 (SF 或 S2F) 模型是用來衡量特定資源豐富度的方法。將保留在儲備中的資源量除以每年生產數量之後,即為庫存流量比率。

庫存流量比模型通常會應用在自然資源中。我們以黃金為例來說明。雖然估計值會有所變化,但世界黃金協會 (World Gold Council) 估計全球已開採出的黃金約有 190,000 噸。此數量 (即總供給量) 就是所謂的庫存。與此同時,每年開採的黃金約為 2,500 至 3,200 噸。此數量就是所謂的流量

我們可以使用這兩項指標來計算庫存流量比。那它實際上代表什麼呢?基本上這顯示了一種指定的資源相對於總供給量每年有多少供給量進入了市場。庫存流量比率越高,相對於總供給量進入市場的新供給量就會越少。因此在理論上,具有較高庫存流量比率的資產長期來看比較保值。

相比之下,消費品和工業商品的庫存流量比率較低。為什麼會這樣呢?一般來說,由於這些商品的價值會遭到銷毀或消耗,因此存貨 (庫存) 通常只是為了滿足需求。這些資源在持有方面不一定會產生高價值,因此往往不適合作為投資的資產。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果日後預期有所短缺,價格才有可能迅速上升,否則會持續根據需求量進行生產。

請務必注意,稀缺性本身不一定意味著該資源很有價值。例如,黃金並非那麼稀有 – 畢竟,全球有 190,000 噸可用的量!之所以庫存流量比率表明黃金具有價值,是因為與現有庫存相比,年產量相對較少且保持不變。


黃金的庫存流量比率是多少?

從歷史上來看,黃金在貴金屬中具有的庫存流量比率是最高的。那到底是多少呢?再說回到之前的範例 – 我們將總供給量 190,000 噸除以 3,200,就會得到庫存流量比率,約為 59。我們可因此得知目前的生產率:開採 190,000 噸黃金大概需要 59 年。
但還是要特別留意,每年新開採多少黃金的估計值只是 – 估計值而已。如果我們將年產量 (流量) 提升至 3,500,庫存流量比率約會減少至 54
既然講到這裡,不妨順便計算一下所有已開採黃金的總價值?在某種程度上,這可與加密貨幣的市值相比。如果我們將一金衡盎司黃金的價格約取為 $1500,則所有黃金的總價值來到 $9 萬億左右。聽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如果您將所有黃金打包成一個方塊,一座足球場就放得下這個方塊!
同樣地,比特幣網路的最高總價值在 2017 年年底約為 $3,000 億,截至撰稿時間維持在 $1,200 億左右。


庫存流量比和比特幣

如果您清楚比特幣的運作方式,就不難了解庫存流量比模型的意義所在了。基本上,該模型將比特幣視作黃金或白銀等稀缺商品。
黃金和白銀通常稱為具有儲存價值的資源。理論上,由於黃金白銀具有相對的稀缺性和低流量,因此能長期保值。而且,這些資源都很難在短期內大幅提升供給量。
庫存流量比模型的擁護者認為,比特幣屬於類似資源。比特幣具有稀缺性、生產費用相對高昂,且最大供應量上限為 2,100 萬枚代幣。此外,比特幣的供給量發行以協定層級定義,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預測流量。您可能也聽過比特幣減半,該事件代表每隔 210,000 個區塊,進入系統的新供給量減半 (大約每四年)。


已挖掘的 BTC 總供給量 (%) 和區塊補貼 (BTC)。


此模型的支持者認為,這些屬性結合在一起,建立了一種稀缺的數位資源,其特性為極具吸引力且可長期保值。此外,他們認為庫存流量比和市值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關係。根據模型的推測,由於比特幣的庫存流量比率持續減少,因此價格會隨著時間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將庫存流量比模型應用至比特幣通常可歸功於  PlanB,以及他的文章【透過稀缺性模擬比特幣的價值】。


比特幣的庫存流量比率是多少?

目前比特幣流通量約為 1,800 萬枚比特幣,而每年新的供給量約為 70 萬枚。在撰稿期間,比特幣的庫存流量比率維持在 25 左右。在 2020 年 5 月的下一次減半後,該比率則會提升至 50 出頭。
在下圖中,您可以根據比特幣庫存流量比及其價格,觀察到其 365 天移動平均線的歷史關係。我們也在縱軸上指出比特幣減半的日期。


比特幣的庫存流量比模型。資料來源:LookIntoBitcoin.com




想開始使用加密貨幣嗎?請前往幣安買入比特幣!




庫存流量比模型的局限

雖然使用庫存流量比模型來衡量稀缺性是一種比較巧妙的方法,但這並非是完美無缺的。模型僅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之上。一方面,庫存流量比仰賴的假設為:由此模型衡量的稀缺性應該會影響價值。根據庫存流量比評論家的說法,除了供給量稀缺性之外,如果比特幣並沒有任何其他的實用特性,此模型即會失敗。

比起易於貶值的法幣,黃金因稀缺性、可預測流量及全球流動性,使其相對來說擁有更穩定的儲存價值。

根據此模型,比特幣的波動性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該特性已經根據 Coinmetrics 的歷史資料得到確認。


 
比特幣 180 天波動性的 200 天移動平均線。資料來源:Coinmetrics.io


評估資產的價值時需要將波動性納入考量。如果波動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則價值模型會更加可靠。但是,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之大是人盡皆知的。

雖然波動性在宏觀層次可能會減少,但比特幣自推出以來,都是透過自由市場制定價格。這意味著價格大多數會在開放市場中由用戶、交易者及投機者自行調節。將該特性結合相對低的流動性之後,比起其他資產,比特幣更有可能面臨突然的波動性上升。因此,該模型可能也無法說明這種狀況。
經濟方面的黑天鵝效應等其他外部因素也會破壞此模型。但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嘗試根據歷史資料預測資產價格的模型,差不多都會存在這種弊病。顯然,黑天鵝效應算是意外因素。歷史資料無法未知事件。


總結

庫存流量比模型會衡量資源目前可用庫存及其生產率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這適用於貴金屬及其他商品,但部分人士認為這同樣適用於比特幣。 

在此意義上,比特幣即可視為稀缺的數位資源。根據此分析方法,比特幣的獨特之處使其成為隨著時間推移而長期保值的資產 。

但是,每個模型僅以其假設為基礎,且無法說明比特幣價值的所有方面。而且截至撰稿時間,比特幣推出了僅十多年而已。部分人士可能認為,庫存流量比等長期價值模型需要更大型的資料集,才能獲得更可靠的準確性。

Binance Sensei
I am powered by ChatGPT and trained with 1,000+ articles and glossary entries from Binance Academy. My responses are provided on an “as is” bas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without any representation, warranty or guarantee of completeness or accuracy. See full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