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閾值透過一個去中心化節點網路為 web3 應用程式提供一套閾值加密服務,從而賦予用戶主權。
前言
在當今世界,我們經常在隱私權與可用性之間做出權衡。為了叫車,我們分享私人即時位置資料;為了獲得信貸,我們給出社會安全號碼和消費資訊;為了保持在線聯絡,我們提供照片和瀏覽資料。這些權衡的後果是真實和可衡量的。數以百萬計的登入憑證遭到洩露,銀行帳戶和電話號碼受到影響,匯總資料概要給我們的觀點帶來微妙影響,演算法現在對我們的了解比我們對自己的了解還要多。但是,如果我們不必做出這種權衡呢?
閾值的目標是透過使用閾值加密來解鎖數位資產的更大效用,而不需要中央權威機構的干預或信任,以解決這一權衡問題。
閾值如何運作?
閾值生態系
閾值生態系是由 NuCypher 和 Keep Networks 合併成單一去中心化網路而建立的。閾值透過一個去中心化節點網路為 web3 應用程式提供一套閾值加密服務。閾值網路上的服務包括代理重新加密服務,用於用戶控制的機密管理和動態存取控制,以及 tBTC v2 (一個去中心化的非許可制比特幣到以太坊資產橋梁)。
代理重新加密 (PRE)
雖然區塊鏈革命釋放了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力量,但建立在公共區塊鏈上的 Web3 平台會給用戶的隱私帶來重大風險。閾值網路透過使用閾值加密,為 Web3 平台的用戶隱私挑戰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
閾值的代理重新加密服務 PRE 是適用於用戶隱私保護應用程式的加密中間件。代理重新加密是一個可擴充的端到端加密協定,允許代理實體將加密資料從一個加密金鑰轉換 (或重新加密) 到另一個加密金鑰,而不會透露純文字資料。閾值網路上的節點充當這些代理實體,並使用閾值加密技術,依據資料所有者定義的存取條件,透過合作方式為接收者安全地重新加密資料。
PRE 可直接應用於旨在保持資料所有權並促進實現資料共享功能的用例,如加密內容的付費訂閱,或加密 NFT 的資料所有權轉移。無論儲存於何處,資料均會保有隱私並保持加密,而資料所有者會維持分享資料的能力,並以加密方式實施存取控制。
我們來設想其運作方式:假設名為 Alice 的用戶想要與另一個用戶或應用程式安全共用資料。要做到這一點,Alice 按慣例會將未加密的資料或私人加密金鑰委託給一個中心化服務。透過閾值的 PRE 服務,Web3 應用程式可讓 Alice 隨處儲存她的加密資料,在區塊鏈上建立自訂存取策略,確定誰可以存取什麼資料,並以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
對這些資料的存取是由閾值網路上的去中心化節點控制的,這些節點會執行 Alice 的存取策略,並隨時準備為預定的接收者重新加密資料。這些去中心化節點無法存取標的資料,因為重新加密過程無法解密資料。當預期的接收者想要存取共用資料時,他們先要從儲存裝置中獲取資料,再向各節點請求重新加密。每個節點只能對資料的一個片段重新加密,接收者必須收集一定數量的重新加密片段才能對資料進行解密。
得益於閾值代理重新加密的獨特設計,web3 應用程式可確保用戶資料完全可控,同時還可在公共區塊鏈上運作。
tBTC v2
橋接比特幣與以太坊的現有解決方案需要用戶將其比特幣發送給中間機構,再由中間機構發行等值的以太坊代幣。這種中心化模式需要您對第三方給予信任,並且極易受到審查,還對比特幣的安全非許可制去中心化理念構成影響。
第二代 tBTC 是比特幣與以太坊之間真正的去中心化橋梁,為比特幣持有人提供非許可制 DeFi 存取權限以及不斷擴充的 web3 宇宙。 tBTC v2 用一組隨機選擇的運算子在閾值網路上運行節點,以取代中心化的中間機構。
閾值 DAO 和 T 代幣
此外,還有一些社群主導的公會,如行銷公會、整合公會和財務公會。每個公會都由一個當選理事會管理,並定期舉行輪流選舉。任何人皆可加入一個公會,並根據自身興趣和專長與其他閾值 DAO 成員並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