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鏈、公有鏈和聯盟鏈有何區別?
首頁
文章
私有鏈、公有鏈和聯盟鏈有何區別?

私有鏈、公有鏈和聯盟鏈有何區別?

中等
發佈時間 Jan 6, 2020更新時間 Feb 9, 2023
6m

目錄


當比特幣問世後,它也為其底層協議的基礎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這項技術就是區塊鏈。渴望創新的人現在已經發現了這項技術的潛力,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在每個行業中可能的應用。

比特幣是所謂的加密貨幣,一種不受任何人控制的數字現金。與其他技術所不同的是,它結合了分散式資料庫技術、經濟激勵措施和加密技術,可以在沒有領導者或管理員的情況下形成廣泛的生態系統協同。
自比特幣網路建立以來的十多年裡,它所使用的資料結構在各行業都產生了廣泛的吸引力。現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已經從金融和供應鏈覆蓋到法律系統和政府的各個部門中,很多行業都在進行試驗
如果您錯過了我們釋出的區塊鏈技術的初學者指南:區塊鏈是一項簡單的資料結構,其上的資料無法進行修改,但是能夠不斷擴張。將其資料結構其視為電子表格可能會有助於理解,其中每個單元格都指向上一個單元格,因此任何關於之前單元格的修改,都會立即顯現出來。通常,區塊鏈儲存著有關金融交易的資訊,但是它可以與任何型別的電子資料一起使用。

為了與我們的電子表格進行類比,我們假設文件可以有多方進行修改。每個人都可以在其裝置上執行專用軟體,並且可以與其他裝置進行連線,所有參與者都能夠獲取到最新的資料庫。

中央機構無法從中獲取到資訊(網路是分散式的)。這意味著資訊的傳播速度較慢,但從安全性和冗餘性來看,卻能夠使網路變得十分強大。

在下文中,我們將研究三種類型的區塊鏈:私有鏈、公有鏈和聯盟鏈。在此之前,讓我們重申這三種類型區塊鏈的共同點及一些關鍵特徵:

  • 僅附加賬本 –按照區塊鏈的特點,系統需要遵循區塊的鏈式結構,其中每個區塊都連結到上一個區塊。如果我們的區塊鏈是電子表格中單元格的集合,則區塊是單個單元格。
  • 對等網路–網路上的每個參與者都擁有區塊鏈的資料副本。這些參與者稱為節點,它們以對等方式進行互動。
  • 共識機制–必須有一種機制,使節點就跨網路傳播事務的正確性達成一致,以確保不會將虛假資料寫入區塊鏈中。

下表總結了一些主要差異。



區塊鏈型別

公有鏈

私有鏈

聯盟鏈

准入限制

讀取者

任何人

僅限受邀使用者

相關聯使用者

寫入者

任何人

獲批參與者

獲批參與者

所屬者

單一實體

多方實體

瞭解參與者

交易速度


公有區塊鏈

如果您最近使用過加密貨幣,就很可能已經與公有鏈進行了互動。這種型別的區塊鏈涵蓋了當今存在的絕大多數分散式賬本。我們之所以將它們稱為“公開”,是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檢視所發生的交易,並且只需下載必要的軟體即可加入。

我們也經常在公共場合使用“准入限制”一詞。沒有監管方可以阻止參與,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共識機制(例如,通過挖礦權益質押)。由於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且能夠按照達成共識所扮演的角色而受到獎勵,因此,我們期望在公有鏈網路上可以看到高度分散式的拓撲結構。

同樣,我們希望公有區塊鏈比私有鏈(或半私有)更具備防審計性。由於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網路,因此該協議必須包含某些機制,以防止惡意行為者匿名獲得優勢。

但是,公有鏈在安全性和效能方面也進行了權衡。公有鏈上的許多伺服器遇到了擴充套件瓶頸,吞吐量相對較弱。此外,將變更推送到網路又維持網路不分裂,可能是一項挑戰,因為所有參與者同時同意某項提議的可能性比較小。


私有區塊鏈

與公有區塊鏈的無准入限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私有區塊鏈建立了准入規則,規定誰可以檢視和寫入區塊鏈(它們是需要經過許可的環境)。私有鏈也不是去中心化系統,因為在控制方面有明確的層次結構。但是,它們是分散式的,許多節點仍在其計算機上維護區塊鏈的副本。

私有鏈更適合企業維護,因為企業希望在不讓外部網路訪問的情況下,能夠享受區塊鏈帶來的優勢。

在某些私有鏈中,具備安全模型的背景下,工作量證明是多餘的。但是,事實證明對於開放環境而言,工作量證明又是必需的。在私有區塊鏈中,不使用PoW並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威脅,因為每個參與者的身份都是已知的,是手動進行管理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更有效的演算法是使用指定的驗證程式,這些驗證程式是為執行交易驗證而選擇承擔某些功能的節點。一般而言,這其中包括必須在每個區塊上簽名的節點。如果節點具有惡意行為,則可以迅速發現並從網路中刪除。有了區塊鏈這種自上而下的控制,整個系統的協同就容易多了。


聯盟區塊鏈

聯盟區塊鏈是介於公有鏈和私有鏈之間的,結合了兩者的特徵要素。在共識方面,我們可以觀察到聯盟鏈與私有鏈和公有鏈最顯著的差異。聯盟鏈將少數同等權力的參與方視為驗證者,而不是像公有鏈那樣開放的系統,讓任何人都可以驗證區塊,也不是像私有鏈那樣,通過一個封閉的系統,只允許某一個實體來任命區塊的生產者。

從這裡開始,系統規則的制定非常靈活:鏈的可見性可以限制於驗證者、授權人員或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只要與驗證者達成共識,就可以輕鬆的進行修改。至於區塊鏈的功能,如果這些參與者都能夠按照預設門檻誠實行事,則系統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在同一行業中運營的多個組織,且需要共同的基礎設施進行交易或中繼資訊的環境中,聯盟鏈將是最佳的選擇。加入這種聯盟鏈對組織也是十分有好處的,因為這將使他們能夠與其他參與者分享對行業的見解。


哪種型別的區塊鏈更有優勢?

從本質上講,公有、私有和聯盟鏈並不矛盾,它們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技術:

  • 精心設計的公有鏈在防審計性方面往往更具優勢,但代價是速度和吞吐量較低。這些是對交易結算(或智慧合約)提供安全性保證的最佳選擇。
  • 私有鏈可以優先考慮系統的速度,因為它無需像公共區塊鏈那樣擔心核心故障。理想情況下,將私有鏈部署在個人或組織可控且資訊保密的情況下。
  • 聯盟鏈可減輕私有鏈中交易對手的風險(通過消除集中控制),並且較少的節點數通常可使它們能夠比公共鏈更有效率的執行。聯盟鏈適合於彼此之間需要相互溝通的單位組織。


總結

對於從事各類活動的個人和企業來說,存在大量的區塊鏈選擇。即使在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中,根據複雜性的不同,也會出現許多不同的使用者體驗。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使用者可以選擇最適合實現自己目標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