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比特幣的固定總供應量上限為 2,100 萬枚代幣。
截至 2025 年 8 月,已有超過 1,991 萬枚 BTC 被挖出 (約佔總供應量的 94.8%)。
以現行區塊獎勵計算,新比特幣的挖礦速度約為每 10 分鐘 3.125 枚 BTC。
當最後一枚比特幣在 2140 年左右挖出時,礦工將不再獲得新 BTC 作為獎勵。屆時礦工將完全仰賴交易手續費來支付挖礦成本並維持網路運作。
區塊鏈分析公司估計,比特幣目前的流通量中,最多有 20% 可能已經遺失或無法取得。
前言
比特幣擁有現存最嚴格的貨幣政策之一:供應量的硬上限。往後最多只會存在 2,100 萬枚比特幣。這種稀缺性正是人們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比較,並將其視為價值儲存工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一旦達到上限會發生什麼事?當不再產生新幣時,挖礦、安全性和交易將如何運作?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比特幣的總供應上限是多少?
從一開始,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就將最大供應量鎖定在 2,100 萬枚。此設計旨在打造免於傳統貨幣通膨困擾的系統。與可無限印鈔的中央銀行不同,比特幣則強制執行固定的供應量上限。此硬性上限確保不會產生超過 2,100 萬枚 BTC,使比特幣成為抗通膨資產。
目前已挖出多少比特幣?
截至 2025 年 8 月,約有 1,991 萬比特幣已挖出。挖礦過程始於 2009 年,但每四年因預定減半事件 (區塊獎勵減半) 導致新 BTC 發行速度放緩。僅剩下略多於 100 萬枚代幣可供挖出,由於減半影響,預計最後一枚 BTC 會在 2140 年左右挖出。
若挖礦電腦效能提升會如何?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協定時,確保平均每 10 分鐘就會挖出一個區塊。如果礦工使用效能提升的礦機 (或如果更多礦工加入網路),比特幣算力會增加,而協定會自動調整使挖礦變得更困難。如果礦工離開網路,算力會下降,協定則會相對降低挖礦難度。因此,無論總算力如何變化,協定會自動調整,以確保比特幣區塊大約每 10 分鐘挖出一個。
挖出 1 枚比特幣需要多少時間?
目前,礦工每 10 分鐘可獲得約 3.125 枚比特幣的獎勵。亦即整個網路平均每分鐘會挖出 0.3125 枚比特幣。換句話說,全球的挖礦活動大約每 3.2 分鐘會產生一枚比特幣。
目前比特幣的流通量為多少?
理論上,目前比特幣流通量與總挖出量相符,約為 1,991 萬枚。但實際上,其中相當一部分已永久遺失。分析師估計,最多 20% 的已挖出比特幣因私鑰錯置、硬碟丟棄或加密貨幣錢包遺忘而損失。這代表實際可用供應量更低,使比特幣比原始數據所顯示的數量更為稀有。
所有 BTC 均挖出時,挖礦手續費會如何變化?
最後一枚比特幣挖出後,區塊獎勵就會消失。礦工屆時將完全依賴交易手續費來賺取收益。這些手續費由用戶在發送比特幣時支付,且費用需要足夠高,才能激勵礦工確保網路安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結果:
交易手續費上漲:如果礦工要求更多的報酬,用戶可能會面臨更高的 BTC 轉移成本。
更依賴擴展解決方案:閃電網路等網路可能有助於緩解壅塞,使手續費維持在可控範圍。
挖礦整合:如果手續費不足,部分礦工可能會停止運作。儘管可能性低,若大規模發生恐引發網路安全疑慮。
然而比特幣歷來具備適應能力,因此很可能會出現新解決方案來平衡礦工激勵和用戶成本。
總結
2140 年仍然遙遠,但新比特幣發行結束遠超過理論上的里程碑。它將考驗網路在礦工僅依賴手續費 (而非現行區塊獎勵) 時的運作模式。此轉型可能重塑交易成本與挖礦經濟學。
與此同時,比特幣的硬上限正是其獨特之處。其固定供應量使其作為稀缺的去中心化資產而具有價值。無論手續費上漲、擴展改善,或新型激勵措施發展,比特幣的未來將取決於推動其至今的核心力量:適應性、創新和對不受單一實體控制的系統之信任。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本內容按「如實」原則呈現給您,僅用於一般資訊和教育目的,不作任何形式的陳述或保證。請勿將其視為財務、法律或其他專業建議,亦未企圖推薦購買任何特定產品或服務。您應該向適當的專業顧問尋求建議。您所在的地區可能無法提供本文中提及的產品。本文由第三方貢獻者提供,請注意,文中所述看法均屬第三方貢獻者所有,不一定能反映幣安學院意見。請閱讀我們完整的免責聲明以了解詳情。數位資產價格可能會波動。您的投資價值可能會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投資金額。您的投資決定由您全權負責,幣安學院對於您可能遭受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本文並非財務、法律或其他專業建議。如需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和風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