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區塊鏈知識,免費領取加密貨幣
區塊鏈可擴展性 – 側鏈和支付管道
首頁
文章
區塊鏈可擴展性 – 側鏈和支付管道

區塊鏈可擴展性 – 側鏈和支付管道

進階
發佈時間 Feb 20, 2020更新時間 Feb 9, 2023
9m

目錄


前言

廣義上講,可擴展性指系統增長以適應日益增長需求的能力。在運算方面,您可以透過升級機器的硬體來提升機器的效能,以便更快地執行某些任務。當我們談到區塊鏈的可擴展性時,我們指的是增長其處理更多交易的能力。
比特幣之類的協定有眾多優點,但可擴展性並非其中之一。如果比特幣在中央擁有的資料庫中執行,管理員可以相對容易地提高速度和吞吐量。但比特幣的價值主張(即抗審查性)要求許多參與者同步區塊鏈的副本。


區塊鏈可擴展性問題

執行比特幣節點相對實惠,即使簡易的裝置也能做到。但由於數千個節點需要相互保持最新狀態,因此其容量存在一定限制。
針對可在鏈上處理的交易數目來設定上限,以免資料庫增長至難處理的大小。如果變得太大且太快,節點將無法跟上。而且,如果區塊太大,則無法在網路周圍迅速轉送。

因此,我們會發現自己遇到瓶頸。區塊鏈可以被視為按設定的時間間隔發車的火車服務。每節車廂的座位有限,若要獲得車票,旅客必須競價以保證座位。如果每個人都設法同時上火車,則價格會很高。同樣,因待處理交易堵塞的網路將需要用戶支付更高的費用,才能及時查看其交易。

一種解決方案是增大車廂。這意味著更多的座位、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實惠的票價。但座位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坐滿,這無法做出保證。車廂無法一直加寬,就像區塊或區塊燃料限制不能無限擴展一樣。後者使節點保留在網路上的成本更高,因為需要更昂貴的硬體來保持同步。

以太坊建立者 Vitalik Buterin 提出了可擴展性三難問題,來描述區塊鏈面臨的挑戰。他認為協議必須在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間進行權衡。這彼此之間有些矛盾 – 過多地關注其中兩個屬性,第三個屬性就會較差。

出於此原因,許多人將可擴展性視為需要在鏈下實現,而區塊鏈本身應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什麼是鏈下擴展解決方案?

鏈下擴展是指允許在不膨脹區塊鏈的情況下執行交易的方法。插入區塊鏈的協定允許用戶支付或收取資金,而交易不會出現在主鏈上。我們將深入探討這方面最顯著的兩個進步:側鏈和支付管道。


側鏈簡介

什麼是側鏈?

側鏈是一個單獨的區塊鏈。然而,它並非獨立的平台,因為它以某種方式與主鏈掛鉤。主鏈和側鏈可互操作,這意味著資產可以自由地從一個流向另一個。

有多種方法可以確保資金可以轉移。在某些情況下,資產透過存入特殊地址而從主鏈轉移。它們並沒有真正傳送過來 – 而是被鎖在地址中,並且在側鏈上發出相符的金額。更直接的方式(儘管是中心化選項)是將資金傳送給託管方,託管方則將存款換成側鏈上的資金。


側鏈如何運作?

假設我們的朋友 Alice 有五個比特幣。她想將它們換成比特幣側鏈上的五個等價單位 – 我們稱之為側幣。相關側鏈使用雙向掛鉤,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將其資產從主鏈轉移至側鏈,反之亦然。

請記住,側鏈是一個單獨的區塊鏈。因此,它將具有不同的區塊、節點和驗證機制。為了獲得她的側幣,Alice 會將她的五個比特幣傳送至另一個地址。它可能由某人擁有,一旦他們收到比特幣,就會將五個側幣記入她的側鏈地址。或者,可能有某種信任最小化的設定,在軟體偵測到支付後,側幣會自動記入貸方。



Alice 現在已經將其代幣轉換為側幣,但她始終可以逆轉該程序來收回她的比特幣。現在她已經進入側鏈,她可以隨時在這個單獨的區塊鏈上進行交易。她可以傳送側幣或從其他人接收側幣,就像在主鏈上一樣。

例如,她可以向 Bob 支付一個側幣來購買幣安連帽衫。當她想返回比特幣時,可以將剩餘的四個側幣傳送至特殊地址。交易確認後,四個比特幣將會解鎖,並交付至其在主鏈上控制的地址。


為什麼使用側鏈?

您可能想知道這有什麼意義。為什麼 Alice 不直接使用比特幣區塊鏈?

答案是側鏈或許能夠完成比特幣無法做到的事情。區塊鏈是精心設計的權衡系統。雖然比特幣是最安全和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但它在吞吐量方面並非最出色的。而且,雖然比特幣交易比傳統方法快,但相較於其他區塊鏈系統,它仍然相對較慢。區塊鏈每十分鐘開採一次,並且在網路擁塞時,費用會顯著增加。

誠然,小額日常支付可能不需要這種級別的安全性。如果 Alice 支付一杯咖啡,她就不會等待交易確認。她會排長隊,等拿到時她的咖啡已經涼了。

側鏈則不受相同規則的約束。事實上,他們甚至不需要使用工作量證明來運作。您可以使用任何共識機制、信任單一驗證人,或調整任意數量的參數。您可以新增主鏈上不存在的升級,產生更大的區塊,並強制執行快速結算。

有趣的是,側鏈甚至可能存在嚴重錯誤而不影響底層鏈。這可讓其用作實驗平台,並推出需要網路上絕大多數人達成共識的功能。

如果用戶對權衡感到滿意,則側鏈可能是實現有效擴展至關重要的一步。主鏈節點不需要儲存來自側鏈的每筆交易。Alice 可透過單一比特幣交易進入側鏈,執行數百次側鏈交易,然後退出側鏈。就比特幣區塊鏈而言,她只做了兩件事 – 一次進入和一次退出。

以太坊的等離子體是相似的,但有一些主要差異。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什麼是以太坊等離子體?


支付管道介紹

什麼是支付管道?

支付管道在可擴展性方面的作用與側鏈相同,但兩者在根本上差異顯著。與側鏈一樣,支付管道將交易推離主鏈,以防止區塊鏈膨脹。然而,與側鏈不同的是,它們不需要單獨的區塊鏈來運作。

支付管道使用智能合約,讓用戶無需將交易發佈到區塊鏈即可進行交易。它藉由兩個參與者之間的軟體強制協議來實現。


支付管道如何運作?

在常用的閃電網路等模型中,雙方首先將代幣存入其共同擁有的地址。這是一個多重簽名地址,需要兩個簽名才能使用資金。因此,如果 Alice 和 Bob 建立了這樣的地址,則只有在得到他們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將資金轉移出去。

假設他們每個人將 10 BTC 存入一個現在擁有 20 BTC 的地址。他們很容易保持資產負債表,開始提到 Alice 和 Bob 各有 10 BTC。如果 Alice 想給 Bob 一個代幣,他們可以將其更新為 Alice 有 9 個比特幣,Bob 有 11 個比特幣。當他們繼續更新這些餘額時,不必發佈到區塊鏈。



假設 Alice 到時有 5 BTC,Bob 有 15 BTC。然後他們可以建立一筆交易,將這些餘額傳送至各方擁有的地址,簽名並推播。

Alice 和 Bob 可以在其資產負債表上記錄 10、100 或 1000 筆交易。但就區塊鏈而言,他們只執行了兩種鏈上操作:一種用於初始資金交易,另一種用於在完成後重新分配餘額。除了這兩個之外,所有其他交易都免費且近乎即時,因為交易發生在鏈下。無需支付礦工費,也無需等待區塊確認。

當然,上面討論的範例需要雙方合作,這對於陌生人來說不是理想的情況。但是, 可以使用特殊機制來懲罰任何作弊企圖,因此各方可以在無信任的情況下安全地互動。


支付路徑

顯然,支付管道對於預期交易量大的兩方來說是便捷的。而且會變得更好。這些管道的網路可以充實,意味著 Alice 能夠支付其無直接連線的一方。如果 Bob 與 Carol 有一個開放的管道,Alice 可以向她支付,前提是擁有足夠的容量。她會將資金推送至管道的 Bob 側,而後者又會將資金推送至 Carol 的一側。如果 Carol 連線至另一位參與者 Dan,則可以執行相同的操作。

這樣的網路演進為分散式拓撲,每個人都連線至多個對等點。通常會有多條路線到達目的地,用戶能夠選擇最有效的一條。


總結

我們已經討論了兩種可擴展性方法,其允許在不增加底層區塊鏈負擔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側鏈和支付管道技術都尚未成熟,但希望規避基礎層交易缺點的用戶正越來越多地利用該技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網路,堅持去中心化非常重要。這只有針對區塊鏈的增長強制執行限制才能實現,以便新節點可以輕鬆加入。鏈下可擴展性解決方案的支持者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鏈將僅用於結算高價值交易,或用於換入/換出側鏈和開啟/關閉管道。



Binance Sensei
I am powered by ChatGPT and trained with 1,000+ articles and glossary entries from Binance Academy. My responses are provided on an “as is” bas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without any representation, warranty or guarantee of completeness or accuracy. See full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